《後天神童》—使我奉為兒童教育的圭臬
《後天神童》這本書
早在高二就看過了
前幾天在淡水鎮立圖書館看書時
意外的在架上看到這本書
那時就像在成千上萬的書中看到寶一樣開心
於是就把這本書給借回家了
再一次好好的溫故知新
我把《後天神童》這本書
奉為我作為兒童教育的圭臬
裡頭有許多的教育法則
都可以成為教育下一代的參考準則
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孩童教育的文章
名稱就叫做<孩童教育>—禾子的教育理念
那時我是這樣寫道的:
我一直對家庭溝通和孩童教育滿感興趣的
而對小孩的教育方式,自己也有一套方法
我對自己的的這些想法很有自信
也相信如果未來自己能夠有孩子的話
我一定可以把他教育的很好
我覺得要生小孩或是教育孩子之前,做父母的要有正確的心態,和有一筆養育孩子的資金
有些父母在沒有任何的規劃下就生了孩子
往後要為孩子的尿布錢、奶粉錢...而努力賺錢
從早忙到晚。然而,孩子最關鍵的時期就是在他幼時
是孩子塑造健全人格和身心的重要時刻
應是父母要多花時間觀察孩子
在孩子未真正定型他們的人格時,孩子是最容易模仿的
尤其模仿四周的人。所以做父母的應該要以身作則
讓孩子以父母為模範,而不是父母不以身作則,卻口頭教育孩子要那麼做
孩童的心靈是敏感的,他是為了接受一切好的事物而敞開的
如果父母誘導孩童學習好的榜樣,鼓勵模仿好的行為
那麼,孩童身上的缺點就會沒有痛苦和創傷,不覺得難受地逐漸消失
父母的任務(包括教育工作者)就在於讓孩童看到人的心靈美,珍惜與愛護這種美
並用自己的行為,使這種美達到應有的高度
如果善良的情感沒有在童年形成,那麼,無論什麼時候你也培養不出這種情感來
因為人的這種真摯情感的形成,是與最初接觸的
現在問題兒童愈來愈多,我就會想
父母有沒有給他們應得的溫暖?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應不應對孩子的心理壓力負有一定的責任?
孩子與孩子之間缺少同情與友愛,應不應該作為學校和父母教育的一項失敗來看待?......
做父母的應該把孩童時期,孩子的思想行為當作自己的責任來看待
讓孩子有個快樂和光彩的時期
我會如此重視孩童時期,是因為,孩子只有"一個童年"
是父母的引導他創造美好的童年
孩子未來的好壞,做父母的都應負起一半的責任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沒有用心的父母!
我的教育理念
是以西方的教育理念為基礎
在看許多的教育叢書裡頭
許多的教育理論都與基督教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我想是因為我國的教育理念都是由西方引進而來的
而西方大多數是屬基督教
所以有很多的教育叢書都與基督教有著密切的相關性
雖然我不是個基督教徒
但是對於基督教的孩童教育
我感到認同
因此對於基督教也感到一股好奇
想了解基督教的文化
《後天神童》這本書的作者—小卡爾‧威特
在他父親的教導之下
9歲就精通六種語言
10歲進大學
14歲成為博士
16歲當大學教授
曾是一出生就被醫生斷定是個弱智兒的他
在父親的個人教育理論的堅持之下
曾為一個天才
書中說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在作者的那個時代
早期教育是違反了那時的教育理論
但在作者父親反傳統的教育之下
成功的教育出一個天才
我識它為兒童教育的圭臬
但我也想過
要是我的孩子出生在這世上的話
我並不想讓我的孩子成為一個天才
畢竟作為天才實在太辛苦了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快樂的成長
做一個他想成為怎麼樣的一個人
畢竟人生就是這麼一遭
讓孩子走他想走的人生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