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月四日的兒童節可推溯至1925年8月,
來自世界五十四個不同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
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
宣言內容有,
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危險工作的避免、
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教養兒童的問題等等。
之後,各國政府便熱烈響應,先後訂定兒童節,
以此鼓舞、重視兒童福利,營造兒童幸福、快樂氛圍。
但到了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40多位十六歲以上的男性與所有的嬰孩,
並把婦女與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
七年後,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哀悼這件屠殺慘案,
訂定每年六月一日為全世界兒童節,
紀念在這些戰爭中被虐殺與毒害的無辜兒童。
於是世界各地的兒童節,
主要分成四月四日與六月一日這兩個日子來慶祝。
基本上,若是以四月四日為兒童節的(如台灣與歐美國家),
就是以保護兒童福利為主要訴求。
若是以六月一日為兒童節的(如大陸),
就是強調反帝國主義、反資本主義,並且將兒童的意義加以延伸,
認為兒童是代表著未來改革社會、挑戰腐朽守舊勢力的進步力量。
紀念兒童節,亦是希望國家社會能像孩童一樣清新、不陳腐。
全站熱搜